2017年5月30日星期二

[转]用第一性原理做产品


【转】用第一性原理做产品

黄晓杰MJ @ 2017-05-28 



我们在解决事情时,要回归到事物的本质上去。当我们用第一性原理回归事物本质,做建模,进行工程化分解的时候,我们只要进行非常严密的思维推导,就可以得到这个事物背后的创新。

第一性原理这个词最近很火。为什么呢?
原因出自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马斯克在很多领域进行了非常多颠覆性的创新,所以很多人问过马斯克,你为什么能够做这么多的创新?他的解释是:“我是用第一性原理来思考这些问题的。”

▌第一性原理,是在解决事情时,要回归到事物的本质上去
第一性原理是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每一个体系的探索中,都存在第一性原理,存在基本的命题和假设。
第一性原理还有另一个说法,叫演绎法。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段论,正是通过演绎推理对事物判断,得到结论。和第一性原理或者演绎法的概念相对的,是经验参数。经验参数是通过大量实验得到规律性的数据,它是归纳法。把经验参数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就是所谓的“传统思维”。
传统思维和第一性原理相比,有什么特点呢?第一,点状思维。很多人考虑一件事情,不是按照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去做本质、原型的思考,而是进行点状、脉冲式的思考。第二,经验主义。我们做任何事情,第一反应是去想过去的经验是什么,第二反应是去想别人的经验是什么。在量子物理领域,也有存在第一性原理,它很接近于反映宇宙本质的原理。第一性原理计算不需要任何参数,只需要一些基本的物理学常量,就可以计算出结构和性质。把第一性原理运用到我们做事情的过程当中,就是我们在解决事情时,要回归到事物的本质上去。我们可以给一件事情建立模型,通过科学、逻辑、严谨的方式,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创新。
下面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第一性原理要怎么应用,一个是特斯拉的案例,另一个是蔡文胜抢注FM365.com的案例。
特斯拉电池成本和火箭发射成本如何做到降低十倍?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说,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去比较,别人做过什么,我们就跟着做什么。这样做的结果是,某个行业可以因此产生细小的迭代,却无法实现真正的创新。但马斯克不这样,他是运用第一性原理去解决公司在打造产品时遇到的问题的。前些年,马斯克决定做特斯拉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电池的价格非常贵,一千瓦时要600美元。他咨询了很多专家和同行,得到的反馈是:因为电池技术没有发生本质上的革新,所以电池以后还是会这么贵,不会发生变化。马斯克就在这个时候运用了从第一性原理去来思考这个事情。他问自己:电池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答案非常简单,电池是由铁汞镍和一些结合物组成的。他最终可以把一千瓦时动力电池的成本降至80美元/kWh,几乎变成了之前价格的十分之一。他回归事物本原,用一个极其简单的方法,就把这个问题给解掉了。
马斯克开的另外一家公司,叫SpaceX,这家公司主要制造可重复发射的火箭。马斯克希望,在我们有生之年,SpaceX能把人类带到火星。这家公司也把火箭的发射成本降低了90%。
那么,在马斯克运用第一性原理去做这些事情的背后,有没有一些共性呢?共同点有这几个:
1.人们乍听这个目标,都觉得不太可能实现。我第一次听说SpaceX想在我们有生之年把人类带到火星,像在听科幻小说,觉得它不可能实现。
2.传统经验传递出来的信息,是这个目标没有可实现的路径。你去问所谓的专家、权威,他们都会告诉你:这不可行,没有方法实现。
3.解决问题的方法优美而简单。就像马斯克解决电池的方法,大家一听都会觉得太简单了,简单到大家会认为“这是答案吗?”
这就是马斯克的思考方式。他运用第一性原理,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一层一层地剥开事物的本质,然后从本质出发,一层一层地往走。
美图董事长蔡文胜的第一桶金:成功抢注FM365.com。现在美图秀秀的董事长蔡文胜,早年是通过投资域名实现了他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他投资的域名,累计价值超过了一亿美金。其中一个特别有名的案例,是蔡文胜在2003年成功抢注了FM365.com这个域名。这个案例也可以用第一性原理来分析。
FM365.com注册于1999年10月21日,它是联想花重金打造的门户。后来,联想准备放弃互联网业务,就忘了去给这个网站交费。当时,可能有10万个人在等着2003年10月21日,想在FM365.com域名过期这天把域名抢注下来。在这件事上,很多人都没有做好基本的调研。实际上,域名服务商不同,域名掉落的时间也不一样,FM365.com掉落的时间是70天之后。而那10万个人里面,只有1万人知道这个时间,所以他们淘汰了9万个竞争对手。那么,即使等到70天之后,FM365.com又到底会在哪一天的24小时中,具体哪个时间掉落呢?当时,这个域名在美国的一个服务商手里,掉落的时间是美国时间中午12点,对应国内的凌晨三点。这个时间点又把9000人淘汰掉了,最后只剩下1000人和蔡文胜抢这个域名。蔡文胜要怎么才能战胜999个对手呢?他想了非常多的办法。第一步要做的,是填写信息。他在12点之前填好了所有的信息。第二个动作,是租服务器。当时蔡文胜在厦门,他让技术人员查了一下网络路径,发现从厦门连到福州,再从福州连到上海,最后从上海连到美国,整个连接的路径非常长。他干脆跑到上海租了一台服务器,直接从上海连美国,优化了几秒钟。那在域名掉落的时候,11点59分59秒,我要怎么比别人更快按下抢注的按键呢?这个问题只能通过技术来解决。蔡文胜找到工程师做了一个外挂,这个外挂可以实现1秒钟点1000次(今天的抢票系统,最早是从蔡文胜做起的)。他还是有一点担心,即使我比别人快,就一定能赢吗?当时是2003年,网速很慢,转换抢注时填写的100个字节的网站信息,需要很长时间。所以蔡文胜把信息全都简化了,填上了数字1,砍掉了三分之一或者是二分之一的字节数。最终,蔡文胜从十万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唯一一个把这个域名抢到手的人。
多年前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对蔡文胜特别佩服。我觉得他太聪明了,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技巧和方法去做事情?他做事情这么牛,有没有一些思维方式能够提炼出来,帮助我们解决别的问题?直到我理解了第一性原理之后,我才发现,这件事其实是可以通过演绎法完整地推导出来的。
蔡文胜抢注FM365.com的模型推导
首先,我们可以对这个任务进行基本的定义,把“域名开放注册设计”定义为T0,“提交符合规范的完整信息”定义为T1。谁能让T1减T0的值最小,谁就可以抢到这个域名。99.9%的人连T0是什么时间都不知道,所以大部分人都失败了。
那么,到底该如何从1000人里面脱颖而出呢?
在这里我们需要进行一个基本的模型建构,分析一下T0到T1中间包含了什么步骤:
第一步,信息的填写;
第二步,点击提交按纽;
第三步,请求提交到服务器。
如果能把T0到T1的时间缩到最短,就赢了。具体该怎么缩短呢?先看第一步,我们能不能在T0之前把信息填完呢?这就是蔡文胜用的方法,他在12点之前把信息填完了。第二步,有没有方法让我点击提交按纽的时间几乎缩短到0?蔡文胜的方法就是通过外挂,让按钮1秒钟点1000次,变成1次/1毫秒。此外还有没有进一步的方法,把请求提交到服务器的时间变得更短?蔡文胜的解决方式,是去上海租一台服务器。甚至更狠一点,蔡文胜可以直接在美国租一台服务器,远程遥控。他还把所有的信息都简化了,从100个字节变成50个字节,这样就又快了一点。他后来还想了一个别的方法,在做域名的时候直接找域名服务商要特殊的通道,通过直联的方法去加速。
通过特斯拉和蔡文胜抢注FM365.com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学到的是,当我们用第一性原理回归事物本质,做建模,进行工程化分解的时候,我们只要进行非常严密的思维推导,就可以得到这个事物背后的创新,根本不需要有多聪明。

▌做营销,该怎么使用第一性原理?
今年年初,我给我们的市场负责人布置了一个任务:为暴风魔镜在2017年的整体营销做一个有效规划。
市场部门出的第一版,对市场有三点分析:第一,移动互联网红利消失。小米为什么能做起来呢?核心是依靠移动互联网红利,但是这个红利现在没有了。第二,社交红利消失。杜蕾斯是依靠这个红利在微博写段子获利的,这个红利也消失了。第三,大部分用户对VR没有认知。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VR,什么是暴风魔镜。
最后的结论是,如果要做,需要大额费用。
市场部第二版的规划,找到了一些空间,给出了两点分析:第一,直播还有些红利。第二,今日头条还有些红利。今日头条今年的确特别牛,日活也非常高,同时还在大量扶持第三方内容。所以,这一版的营销规划的结论是,通过病毒文章在头条传播,同时打造自己的VR网红。
第二版的问题在于,今天在微博上能做到杜蕾斯这样的营销有第二个吗?我认为没有。你怎么能保证,你写的段子和你写的病毒式文章就能写好呢?这个概率恐怕是万分之一。你请网红,你要怎么打造自己的网红呢?如果打造不出来,你去用别人网红的流量,有用吗?我觉得也没用。
后来,我决定自己去做。我去向一些营销高手咨询,他们都给我出了很多新点子,但是我觉得我用不起来。因为这些方法对他们来说是合适的,他们有方法、有创意、有资源去做这样的事,但是我做不到。我从来没有做过广告和营销,也不知道怎么传播。我就想,我能不能通过第一性原理的方法来思考?这个建模非常简单。我们做营销的本质就是这样一件事,通过营销接触到我们的潜在用户,但是我们苦于没有触角。媒体平台在这个时候就变得很重要,我们的潜在用户在看媒体平台。所以,我们只需要通过媒体平台买广告位,就可以帮助我们触达现在用户。这实在是最最简单的模型。这应该是传播的第一性原理。通过这个模型,我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最原点的假设。接下来,我问了自己四个问题:我们的潜在用户是谁?他们使用什么媒体平台?他们被谁影响?我们如何搞定影响他们的人?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的潜在用户是谁?最终统计的结果显示,我们的潜在用户有三个特点:18-35岁的年轻人、80%偏男性、偏沿海城。这样的潜在用户,或者说这样的数据,对我们营销有什么本质帮助吗?我觉得没有,一点用处都没有。
我找到了另外一个模型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模型是技术采用生命周期。《跨越鸿沟》这本书里面讲到,科技刚诞生的时候要经过几个步骤的发。Step1:爱好者。当技术不是很成熟的时候,是大量的爱好者喜欢鼓捣。Step2:早期使用者。他们可能不一定那么懂技术,但可以率先采用这个技术,非常有远见地发现这样的技术很有效,很有价值。Step3:早期大众。Step4:晚期大众。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早期使用者和早期大众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鸿沟。而爱好者和早期使用者的共同特征是:对价格不敏感。他们对产品的成熟度不敏感,只要技术够先进就行了。但一旦到了早期大众的阶段,这些用户都是实用主义者,他们更关注:你有什么实用价值?成熟吗?有社会服务吗?价格足够低吗?很多技术,都是因为没有跨越这一鸿沟,最后成了小众产品。目前的VR,就是处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它已经征服了爱好者,也有大量的早期使用者。这些早期使用者是谁呢?很多垂直领域的使用者,包括教育、医疗、房产、汽车、旅游等领域,这些领域都在大量使用VR。因为他们发现这样的体验可以大幅提升效率。比如,在医疗领域,过去很多学生没办法上手做实验,现在在VR里可以做到。所以说,今天,我们的潜在用户就是第一类和第二类,根本做不到第三类。如此,我们就搞明白了我们的用户是谁,是科技爱好者和早期使用者。他们会用垂直的VR平台媒体,会上发烧友论坛,也会参加各种各样的行业峰会。如果这个模型成立,我的方法就会非常简单:只要通过这样的一些媒体精准影响到我的潜在用户,就能达到我的目的。
我得出了三条简单的结论。
第一,ToM模式,对媒体。我发现最大的空间是什么呢?是我们自己。目前,最大的VR媒体在微博上的粉丝都不超过1000个,而我们微博上的粉丝都超过10万了。所以,暴风魔镜的第一品牌就是第一媒体。
第二,ToC。跟小米的模式一样,让发烧友参与产品的改进,去征服发烧友。
第三,ToB,通过行业峰会影响垂直行业的合作伙伴。
怎么做呢?很简单。我让市场负责人去做线下活动,并在前段时间做了一次,发现真的特别有效。有一个东北的VR协会,组织了一个600多人的峰会。我们也去参加了,做了开场演讲。会后有很多媒体和分销商就过来问:你们产品这么好,我们能不能合作,做你的代理商。一场会议就解决了几百号人的影响力问题。而且,这些人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人,对行业有非常大的影响。
我们算了一下数学题。科技爱好者和早期使用者,这样的用户不会超过1000万人。如果我们一年组织50场这样的活动,一场活动可以影响200人。而这些人是意见领袖,他们可以影响1000人。这样,一年就可以影响到1000万人。所以,像我这样的外行,完全不懂营销。从第一性原理去思考这个问题,最后可以不花一分钱,就精准影响到我想影响的人。

▌暴风魔镜如何用第一性原理做产品?
2016年上半年最火的词是VR。下半年很多媒体开始集体唱衰VR,很多人就犹豫,说VR到底是不是一个伪命题?或者是,现在做VR的时机是不是太早了?这些问题看上去貌似是无解的。我做的事情第一步还是建模。VR这个行业,本质上是一个加速循环的行业。这个加速循环的最小的环是什么呢?是硬件加内容。如果你做得足够好,就可以征服用户。用户越多,他们能帮你贡献的收入就越多。收入越多,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开发者越多,就可以开发更好的硬件和内容。这个环路一旦启动,就可以变成一个指数级增长。这是VR行业的一个核心模型。为什么过去这个模型始终没有启动呢?原因在于之前的硬件和内容不到位,硬件体验很差,缺少行业标准。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希望能让我们的早期大众用户接受VR硬件和内容。他们的要求是这样的;第一,我要求实用性,你到底可以给我提供什么样价值的服务;第二个是成熟度;第三个是配套服务;第四个是价格。这样分析下来,我们就要做到这三点:第一,硬件的体验好一倍,价格降低一倍,内容丰富十倍。如果能做到这三点,我们就可以成功地把环路彻底打通。一旦这个环路循环起来,资本、媒体、广告就都会追捧VR行业。这个环路是第一性原理。
那什么样的硬件体验才算好呢?就是VR设备的清晰度要高,用着不晕,重量要轻。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个我们最近对做产品进行的思考,就是我能不能使用第一性原理思考的方式,去解决VR视频高清加秒播的技术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我跟我的产品经理和技术提出了这个要求,他们给我的结论是:不可能。原因是什么呢?VR做360度全景视频,码率至少是今天普通视频的四倍。但今天平均的网络带宽,只支持普通的高清视频。我跟团队说,还一定有空间。他们给我的第二版,是把264的编码变成265,节省30-50的带宽,找更好的CDN的服务商去优化CDN,把流畅度提升一倍。但第二版仍然是点状思维。最后,我们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先建模。把“用户点击一个视频的时间”定义为T0,“用户看到视频的第一桢的时间”定义为T1,把T1-T0的时间完整分解。那么,这中间经历了什么步骤呢?第一,获取文件列表;第二,连接到CDN;第三,下载,解码,显示。在获取列表上,我们花了多少时间,能不能优化?我们有没有实现每个人在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运营商,联速都足够快?第二个是CDN。除了查北京、上海、广州联CDN的时间以外,我们知不知道新疆的用户联上去要多久?下载要用多长时间?接着,下载能不能优化?怎么优化?我们可以先从下载模块的速度上进行优化,再从源头上进行优化。在VR里面,我们有没有别的编码方法,比如说用立方体编码,把原始码率进一步压缩。解码方面,我们能不能针对低端机型去做优化?最后一个是显示,现在的方法是,一秒钟的视频包含了24桢或者是30桢,我们能不能把30桢变成15桢,或者是1桢?所有环节全部优化的结果是,流畅度提升了3倍,我认为我们今年至少还可以再提升一倍。

▌你应该如何用一套工具化的方法使用第一性原理?
我讲了很多的案例,大家会觉得好像是听故事,那么,是不是存在一套工具化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去使用第一性原理呢?我做了一些总结,它也是一个基本的思考框架。
第一步,建模。这就跟我们解一道数学题,做一个化学实验、物理研究是一模一样的——回归基本概念,回归基本原理,回归良知,回归人性,回归商业本质,多问为什么。
1.回归基本概念
什么是回归基本概念?我有一次听58的姚劲波做分享,58内部成立了一个事业部,各项目垂直化,由一个大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另外,58拆分了瓜子二手车和58到家。接着是收购、投资公司,在重点公司里面参股,还把自己的业务还给了别人。很多人听了会觉得有点蒙,说这个动作好像太多了,一会儿垂直化,一会儿拆,一会儿合,一会儿投,到底背后有没有什么核心逻辑呢?后来我发现,其实只要搞懂两个核心概念就能彻底理解了。第一个概念是跨边网络效益。58同城本质上是一个跨边的网络平台,有需求方,有供给方。普通消费者越多,商家越开心;商家越多,普通消费者越开心。这个网络效应跟淘宝是一样的。第二个是平台效率。业务性质越相似,流程越接近,效率越高。58的大平台就是为了提升流程和效率。拆分瓜子二手车和58到家,也是因为这两个业务放在58的整个体系中效率太低,所以必须要拆分。 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如果我们能回到基本概念去理解,就能明白某个事情为什么要那么做。
2.回归基本原理
马斯克之所以要做火箭,就是因为他2002年在度假的时候读了一本书,了解了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后来又读了很多书,把火箭基本上搞明白了。我刚才讲的营销,也是回归事情最最基本的原理去理解,特别简单。
3.回归良知
我们做商业,做到后面很容易脱离良知。前段时间,链家的老板左晖做了一段分享。除了完善链家过去的体系,他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让链家提供真房源。很多房产网站提供的都是假房源,因为这样可以起到导流的作用。左晖在链家网站推出真房源之后,公司业绩连续三个月业绩持续下滑,跑了很多用户和经纪人,但他就觉得这件事是对的。他始终在问自己这几个问题:房地产平台对社会的意义是什么?链家的存在对行业而言有什么意义?我们有没有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三个月之后,当用户发现链家提供的房源虽然少,但都是真房源的时候,就开始不断地回头。这才成就了今天的左晖。
4.回归人性
古往今来,甚至是未来一百年,人性都不会发生变化,底层需求还是那些,贪吃、懒惰。所有的互联网产品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人性的这些需求。
5.回归商业本质
利他的部分,是公司要为用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效率和体验,降低价格。利己的部分,是你必须赚到钱。
6.多问为什么
在用第一性原理进行建模的过程中,大家会碰到很多常见的问题,会被不可能束缚,被经验束缚,还有就是被欲望遮蔽双眼。人们没有真正地回归事物的本质,由着自己的欲望去做事情。
第二步,要进行工程化分解。例如,我们要怎么把大象关进冰箱里?这里有三个步骤:打开门,把大象放进去,关上门。这三个步骤一个都不能少。
第三个步骤,就是在工程化分解之后找到提升的空间。这些可以优化的点可能非常非常多,你要抓大放小,还要做因果的逻辑推导。在这个时候,研究行业案例、分析行业历史、跨界思考、进行头脑风暴,都非常有效。

▌一个笨小孩的学习之路
很多人对学习这件事挺上瘾的,平时也会看很多的书和文章。我跟大家一样,也是一个学习爱好者。接下来我讲一讲我过去学习的经历。从小我就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学习成绩在班里排10名左右。我不觉得自己在智商上有比别人强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好学生,我是被父母逼着学习的。我的大学专业是计算机,毕业之后当了五年的码农,做的是音频、视频底层的相关技术。创业之后,我发现创业对人的要求太高了,要懂用户、产品、技术、营销、管理……这让我被迫学习了很多知识。我养成了看书的习惯,历史、传记、商业等所有类型的书我都会看。每年,我至少读20本以上的书,多的时候会读30本、50本。我的这个习惯,是受我合伙人的影响。他特别喜欢看书,看完以后会跟我分享收获。我还喜欢看财经节目,参加了很多创业培训班。每天,我好像都有知识积累和进步,以为自己正在变得越来越厉害,能力越来越强。
直到我创业做暴风魔镜的时候,我才开始反思我到底学到了什么。我是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实际的工作问题,并将之变成方法论和习惯呢?我觉得很少,可能不会超过5%。第二,我的工作因为我的学习改变了吗?好像没有。最后仔细反思,我学的这么多东西,好像对我的创业和工作没有实际帮助,这个结论让我非常非常失望。 我学新知识上了瘾,以为自己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事实上这只是一种幻想。我觉得我学到的门派、知识和经验之间是没有相融的。举个营销的例子。韩都衣舍在互联网服装领域做得非常好,他们的观点在互联网时代彻底改变了营销。但是OPPO的老板说,无论时代怎么变,营销的本质从来没有发生过变化。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第一,人性从来没有发生过变化。第二,人们只愿意接受他想接受的信息。
查理·芒格反对学一堆无用的知识。他认为,人类最本质的智慧都在我们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基础课程里面,比如博弈论、战略论、心理学、概率论、进化率等等。他认为只要把这些基础理论学会了,做投资就会变得很简单。要坚决按照这些原则去做事情,多学习,多思考。创业也是一样的,你不要总是去盲目地做事情,而是要按照原则和理论去做事情,一旦做了就要坚决,这样你才能赢。
再举个例子,李叫兽研究生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做了一家公司。李彦宏特别欣赏他,想让他去百度,他不答应,李彦宏就把他的公司买了下来。现在李叫兽成了百度最年轻的VP。
李叫兽为什么能成功呢?因为他坚信理论,知行合一。他对理论的应用已经到了有点变态的程度,有时候吃饭都会用决策论做决定。在他还在大学里面的时候,有一次社团活动要编一个群发的短信。本来这个事特别简单,五分钟就能搞定。他说不行,我要用金字塔原理来编辑这个短信。金字塔原理讲究结论先行,进行自上而下的表述,这样做出来的信息传播最有效。李叫兽同时也是一个战略高手。他做“李叫兽”这个微信公众号,就是站在战略论的角度,找到了自己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他特别擅长做总结,特别擅长知行合一,但是好像没有人认可他。他去面试,面了很多家公司,别人都说你学的东西太虚了,没有用。他说我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写文章,用营销理论分析案例。“李叫兽”的文章非常非常精彩,那个公众号做了不到两年,就成了这个领域非常牛的大号,最终引起了李彦宏的关注。
为什么我们学习了那么多知识,后来却发现没有用呢?这是因为你的知识转化率低。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人们没有理解、缺少经历、对知识的重视度不够。但我认为,原因可能是人们缺少经历。
再跟大家讲另外一个理论,叫“象与骑象人”。几乎所有的人在研究心理学的时候,都认为自己是理性动物,事实上当你真正仔细去分析,会发现其实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大部分事情都非常像一个人骑在大象上。骑象人是意识,大象是潜意识。我们天真地认为是意识在控制我们,但其实不是。我们90%的言行是依靠潜意识的,10%是依靠意识。当我知道这个道理以后,我就明白了为什么很多学习是无效的。

▌从一万小时定律到刻意练习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基础理论很重要,但是我们要如何练习呢?《异类》这本书提出的“一万小时定律”受到了很多人推崇,但是其实这里面有很多悖论。很多人从小开始学象棋,下了一辈子还是臭棋篓子;很多人踢了一辈子足球,还是不行。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刻意练习。过去坚信一万小时定律的人,可以试着把这个方法升级一下,变成刻意练习。比如,看教科书,做教科书里面的练习。当我研究教科书的时候,我发现教科书其实特别牛。哪怕你很笨,过去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教科书至少能让你学会基本的方法。教科书里面包含了基本概念和公式。它不但告诉你方法,还告诉你案例和解题步骤。最后还要做习题。这种设计模式能让一个资质很一般的人在某个点上进行刻意练习,学会高深复杂的东西。
那么,非教科书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大家学不会?比如《从0到1》,里面讲了很多的概念,“垄断”、“指数级发展”等等,但是这本书里面没有公式、方法、习题。大部分非教科书是讲概念和案例,大家看的时候会觉得很high。但是书一合上,概念和案例全都不记得了,方法也不知道。我总结出来的方法是这样的:我们今后看书,要把核心思想归纳出来,之后再进行工具化。大家知道为什么西方的管理特别牛吗?原因就在于他们做到了工具化。在全球范围内开麦当劳不需要有多高的智商,它有标准流程,一二三,任何人都可以操作。这就是工具化。

▌学习的第一性原理
第一,是要学少数的“绝对真理”。
一定存在少数的绝对真理,这些真理在你有生之年跨领域去用,都是绝对有用的。这些“绝对真理”是跨越时间的,今天是对的,今后还是对的。“绝对真理”的第二个特点是普世性、跨领域性,在任何行业都能成立。我推荐大家看《穷查理宝典》,这本书收录了查理·芒格过去20年来主要的公开演讲,讲的核心都是“绝对真理”。
第二,每天要进行刻意练习。
你在生活中所有的地方,都可以做刻意练习。《道德经》里有一段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只有坚信理论,刻意练习,勤而行之,一个人就会变成上士。

[转]如果没有忠诚,能力无足轻重

【转】如果没有忠诚,能力无足轻重

Kclub @ 2016-01-15 

导语

无论经商投资还是从政,想要成功都必须需要两手,一手忠诚,一手能力,如果没有忠诚,能力无足轻重!





当年,普京的恩师是叶利钦政治上的死对头,叶利钦上台以后,即要把他投入监狱。危机之时,普京冒死将恩师秘密送往国外,不料却因此举得到了叶利钦的赏识,从此一步登天。

说到普京,我们都知道他是俄罗斯总统,以前,曾当过克格勃。但是你却并不一定了解,他是怎样从一个普通的克格勃,一步步走进权力中枢,最终成为总统的。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他究竟是靠什么,一步登天的。

大学期间他遇到了一个好导师

1970年,普京考入了彼得格勒大学(即现在的圣彼得堡大学)法律系,索布恰克是他的经济学教授。
普京虽然出身平民家庭,但非常聪明,学习成绩很好,特别是他个头不高,也不强壮,性格上却桀骜不驯。

虽然索布恰克有很多学生,但他特别喜欢普京这个聪明、有个性、敢打敢拼的大男孩。

    大学毕业时,普京以一篇《论国际法中的最惠国原则》论文,再次赢得了索布恰克的赞誉:“小伙子,我没有看错你,相信你将来一定是个不错的人才!”他提笔在这篇论文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优”字。

普京却请恩师帮自己在就业上拿拿主意。索布恰克建议他毕业后进入经济管理领域,要不就当一名律师或检察官。但普京却挠着头说:“老师,不瞒您说,我对这几个行业都没有多大兴趣。我想参加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但一直拿不定主意,所以才请您指点的。”

索布恰克吃了一惊: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就是克格勃,这是个只对苏共中央政治局负责的特权单位,想抓谁就抓谁,甚至有先斩后奏之权,说白了这就是个特务机构,在国内外名声都不太好,他怎么会想加入克格勃呢?普京解释说:“正因为它有特权,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我才觉得那是男人干一番事业的地方……”

如果是一般的老师,也许仍然会坚持自己的意见,但索布恰克认为,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以普京的性格,到克格勃去摔打摔打也不错。

就这样,普京进入了克格勃。不久,索布恰克也弃教从政,并于1989年通过竞选当上了圣彼得 堡市市长。

此时,已经在克格勃工作十几年的普京也想到了改行,他找到索布恰克,索布恰克二话不说就答应把他调到身边当市长助理。很多人在知道了这件事后,纷纷劝索布恰克:“普京在克格勃干过,让他给你当助理不合适。”索布恰克却力排众议:“我了解普京,我看中的是他的能力。”


宁愿因忠诚而被绞死,也不愿为了偷生而背叛




当时,圣彼得堡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普京的出色表现,让他很快就从市长助理升任了圣彼得堡市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后又出任了主管对外经济联系的第一副市长,成为了索布恰克得力而忠实的助手。


1991年12月25日,时任前苏联党政一把手的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新当选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随着几个加盟共和国的解体,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正式停止存在了。

让普京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恩师索布恰克跟现任总统叶利钦竟然是政坛上的夙敌。原来,在苏联解体之前,有两个民主政治团体一直在争夺权力,一派的代表人物是叶利钦,另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索布恰克。现在,叶利钦上台了,索布恰克仍然被视为“第二政治集团”的核心,叶利钦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人存在。

叶利钦先是逐步削弱索布恰克的权力,接着在他的操纵下,1996年,索布恰克在圣彼得堡州州长选举中败北,随即便遭遇了叶利钦集团一系列的打击和报复,直至受到软禁

此时的普京表现出了一个学生、部下对自己老师和上级的忠诚。他二话不说也辞了职,然后追随索布恰克离开了圣彼得堡市政府,并说了句后来被俄罗斯媒体广泛报道的话:“我宁愿因忠诚而被绞死,也不愿为了偷生而背叛。”

在离开圣彼得堡市政府后,叶利钦还没放过索布恰克,他让人给索布恰克罗织了十几个罪名,准备指控他。普京一心想帮助恩师,却因失业在家而无能为力。他的猎枪被没收了,唯一的消遣办法是去钓鱼。

有一次,普京见索布恰克实在太郁闷了,就想陪他出去钓鱼散心。谁知他刚把车开到索布恰克家的门口,就被人挡住了去路:“没有俄罗斯最高检察院的命令,索布恰克不能离开他的住所。”

普京气不过,找到俄罗斯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柯西金。柯西金也是“第二政治集团”的人,在他的帮助下,普京又写了一纸担保书,两人这才得以去钓鱼。

在涅瓦河三角洲,面对久违了的如画风景,两人都无心欣赏。索布恰克当然能看出普京这个学生对自己的忠诚,他说:“瓦洛佳,谢谢你。但如果你真想帮助我,我不要你这样追随我,更没有必要用这种方式,而要学会韬光养晦。好在你曾在克格勃工作过多年,苏联垮台时,你也没有参与夺权,叶利钦政府需要你这样的人。要知道帮助我的最好办法是你赶快成功。”

恩师的话让普京如醍醐灌顶,恩师说得对啊,要想帮助恩师,首先我必须具备帮助他的能力。于是,1996年8月,他不再“归隐山林”,而是应丘拜斯之邀,前往莫斯科谋职。

叶利钦也了解普京这个人,并十分赏识他的才华,特别是他觉得普京强硬的政治风格跟自己很对脾气,再加上有丘拜斯的力荐,叶利钦当即任命普京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秘书。

1997年9月中旬的一天,普京忽然从柯西金处得知,俄罗斯最高检察院已经对索布恰克的案件侦查终结,马上就要把他移交给最高法院审判了。在克格勃工作过多年的普京,非常明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道理,他秘密找到索布恰克商量怎么办。索布恰克悲哀地说:“现在我是人家砧板上的鱼,还能怎么办?”

普京却真诚地说,“不,老师,没有你当年的指引,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做人不能忘恩负义,我一定要想办法救你!”索布恰克拍拍普京的肩膀说:“你有这份心意我就满足了,你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再说如果你明着帮我,叶利钦也不会放过你。”

索布恰克说得没错,虽然普京当时权力不小,如果救一个普通的人也许绰绰有余,但如果他想救索布恰克这样的大人物,他的能力还远远不够。

但普京想的却是:如果在恩师遇难时,我袖手不管,那我还是个人吗?问题是,怎样才能帮助恩师免除牢狱之灾?想着想着,他忽然想到了自己在克格勃时认识的那些朋友和关系,一个惊天的大胆计划在他的心里慢慢浮出了水面。




义救恩师,叶利钦却放了他一马

原来,1985年普京在克格勃工作时,波兰爱西波航空公司总裁瓦涅塔那的女儿被意大利黑手党绑架了。瓦涅塔那先是请英国中情局出面,却因为他们担心伤害到人质,而没有营救成功。


瓦涅塔那只得又来请克格勃出面,组织上把这件事交给了普京等人。普京知道这事不能来硬的,便转而通过克格勃在美国黑社会的关系,找到意大利黑手党的人,很快就把事情圆满地解决了。因为这件事,瓦涅塔那一直都对普京非常感激。

普京想:恩师已经被软禁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通常的办法救他根本不可能,那我能不能请瓦涅塔那借给我一架飞机,直接把恩师送往国外呢?

普京很快就秘密找到了瓦涅塔那,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没想到瓦涅塔那却顾虑重重,因为波兰跟俄罗斯离得非常近,关系密切,特别是他的航空公司有将近一半的业务跟俄罗斯有关,他担心如果因为这事得罪了叶利钦,自己的损失就太大了。

瓦涅塔那也觉得欠了普京一个天大的人情,再说这样的人也不好惹,他想了想,说“借飞机给你肯定不行,我也不能明着帮你,但你可以不通过我从我的公司租借一架飞机……”

普京说:“我没有那么多钱啊!”瓦涅塔那说:“不要多少钱,我会跟他们打招呼,你只要象征性地给一点租金就行了。”就这样,普京明着是花了1万美元,实际上只花了200美元,就从瓦涅塔那的公司租到了一架波音747飞机。

1997年9月24日晚上,一身功夫的普京悄悄地将几名看守人员制服,然后潜入索布恰克的别墅,将已经熟睡的恩师喊醒:“老师,快跟我走!”然而,索布恰克在问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后,却不愿意走:“你如果这样救我,就等于犯下了叛国罪,叶利钦会判你极刑的,你怎么这么糊涂啊!”

普京说:“老师,我在克格勃干过,我知道,就你这样的年纪和身体,如果被关进监狱,就等于判处了死刑!我说过,我这样做是出于我们的师生情,与政治无关,再说我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救你的命要紧!”然后,便不管他愿不愿意,架起恩师就从别墅的后门跳上了早已安排好的汽车,一直开到了机场。

普京把恩师送上飞机后,说:“一人做事一人当,老师,我就不送你了,明天我会向总统投案自首。我已经安排好人在法国巴黎机场接你,你多保重!”说完,就转身走了。索布恰克感动得热泪盈眶,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普京在做这件事时,已经准备好总统叶利钦会以叛国罪判处自己极刑,但他觉得自己必须当着总统的面把事情说清楚。第二天上午,他就来到叶利钦的办公室,把事情的前前后后全都说了出来,“总统,我辜负了您的栽培,但他是我的恩师,我必须这样做!”

让普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叶利钦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转了好几个圈子也没说话,忽然,他笑了起来:“弗拉基米尔,你知道我为什么器重你吗?就因为你身上有两个别人所没有的优点,一个是具有军人的气质和果敢,另一个是对待朋友的态度。你说得没错,虽然我跟索布恰克的政见不合,但那是另外一回事。”
“你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我几次故意当着你的面说索布恰克的坏话,你却从来没有附和一句。这非常难能可贵,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在政治和经济利益面前迷失自我,拍马屁甚至出卖朋友的人太多了。好了,就当这事没有发生过,我还有更重的担子让你挑呢!”

就是从这一刻起,叶利钦已经在脑海中选定普京作为自己将来的接班人,因为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他还是他。此后,这件事被俄罗斯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但因为有叶利钦在上面罩着,普京什么事也没有。

索布恰克逃到法国后,普京的朋友把他的生活安排得好好的。几年后,索布恰克的官司慢慢地已经被人们淡忘了。2000年年初,普京开始竞选俄罗斯总统,索布恰克也在国内外为学生的竞选奔走。

谁也没想到,2000年2月20日,索布恰克在加里宁格勒突然“病逝”。普京在第一时间赶了过去,在恩师的葬礼上,他给予了索布恰克极高的评价,称他是自己的政治导师、民主政治家的典范。

2011年8月10日是索布恰克诞生70周年纪念日,普京陪同索布恰克的遗孀柳德米拉·纳鲁索娃,拜谒了位于尼科尔公墓的索布恰克墓地,敬献鲜花,告慰亡灵。也许正是他的这种敢作敢为,深深地打动了俄罗斯民众和叶利钦。

这就是一个平民的儿子,一个柔道高手,一个前苏联时代的情报人员,一个能够驾驶战斗机的国家元首——普京。

无论经商还是从政,想要成功都必须需要两手,一手忠诚,一手能力,如果没有忠诚,能力无足轻重!

人生的高度取决于你读过的书和遇到的人。


☀文章来源:THLDL大讲堂 微信:thldldaketang 

[转]無與倫比的樂趣

【转】無與倫比的樂趣 
by 朴樹 @ 2013

朴樹發表於2013年10月23日One的一篇舊文:《無與倫比的樂趣》,可能你會更能聽懂《平凡之路》這首歌。 

無與倫比的樂趣 

作者/朴樹 

我病了很久,沒什麼具體的病。就是西醫指標一切正常,中醫一看身體全部亂套,也許是長期抑鬱造成的。我從中學就有點抑鬱,一直是那樣。當然抑鬱也沒抑鬱到會產生“我過不下去了”那種想法,只是常年都是看什麼都不順眼。 

當你沒健康的時候真是太可怕,所以我養成了現在這種生活。人應該要符合天道,人得學會了解自己。 《身體使用手冊》是啟蒙刊物,看了這本書,就覺得我其實根本對自己的身體都不了解。人怎麼喝一杯水,什麼是生病,都不了解。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所有的標準都崩潰了。你發現,你生活了那麼多年,你的基本準則都是錯誤的。從那時候開始,我開始變成了另一個人。 

大病之後就知道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還知道身心是一體的。我一直在發現自己的人格,發現自己心裡面有隱秘的東西,就是我一直忽視的那些東西和我不願意麵對的東西,應該完善自己的人格。 

2010到2011年,有一個特別喜歡的作家李海鵬,他對我影響特別大,他的一本書《佛祖在一號線》,讓我第一次開始不只是關注自己了,這個社會在發生這麼多事情,有那麼多不公平,真的完全開始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了,然後也願意為別人做點什麼。李海鵬有篇文章叫《命運自有其時間表》,這篇文章不是他最好的文章,但是他說的真是那樣一回事兒。 

那麼些年發生了太多事,不是非要用十年或一個特別長的時間來死乞白賴地出一張好唱片。不是這樣。是這十年,才找到了願意去做唱片的狀態和外部條件。 

我沒有在《生如夏花》之後突然消失,而是混了好久才消失。那時候應該是09年吧,和之前的唱片公司的合約到期了。之後不再願意跟公司合作,陰差陽錯地,就覺得和這個行業隔得那麼廣,現在看來,還挺好的。 

獨立做音樂這個事情,外界說得特好聽,但實際上真的很難,真的非常難。有時候真的覺得挺孤立無援的,但是,即使再難的時候,還是覺得,如果讓我再次選擇,還是會這麼選。如果我還在這個行業裡面的話,一定會被這個行業拖著,做很多維持那個位置的事情,而結果只有一個,就是,你已經喪失了做音樂的快樂,連初衷都沒有,會變得很空洞。 

我不是行業的操作者,不了解那些數字。在我看來,沒有好唱片,沒什麼有魂兒的歌。大家好像都忘了歌應該怎麼寫,好像都忘了歌該是什麼樣。跟行業保持距離的這些年,頭腦更清楚了,也知道了要什麼,要做什麼樣的人。到底還要不要做音樂,想清楚了,可以再回來。 

直至現在,音樂都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沒了這部分,不知道怎樣才能過下去。這跟怎麼謀生沒有關係。即使沒有唱片這些介質,我還是特別想分享,所以希望,所有人都是這樣,音樂一直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希望大家都是在同一頻率振動才好。聽音樂也是如此。聽音樂沒有必要藉助什麼緬懷青春才能聽音樂。對我來說,都這麼大歲數了,還特別愛聽音樂,好的音樂,不用任何名義隨時都能給我感覺。 

這幾年歌寫了特別多,一直在找一個從內到外,都願意去做唱片和都可以去做唱片的狀態。組了一個樂隊,去年一年都在花精力玩樂隊,“樹與花”是一個總結、一個契機。我把過去的所有歌都現場排了一下。 

我不是什麼榜樣,只是一種可能性而已。這個社會太單一,太乏味。對於我的生活來說,也是個試驗品。不知道會怎樣,也企圖找到我的榜樣。隨著歲數越來越大,覺得自己的問題只有自己解決。 

在我的生命裡面,凡是我喜歡的人,每個人都是問題成堆,都在處理自己的問題。 

現在每天都會跟狗玩一會兒,三頓飯,一頓不落,可能跟人的交流比較少。其實不想做一個封閉的人,而且在最封閉的時候,都特別清楚:人,他有他的社會角色,他應該是開放的。除了最崩潰的那個時間段,也一直在接收信息,在學習,去了解不了解的東西,而且也願意跟人交流。封閉是不對的,人如果不交流的話,就不了解。會去盡量解釋別人對我的誤解,如果解釋不了,那就只能這樣吧。 

每天都會鍛煉,只要沒有採訪排練這樣的工作的話,去跑步、去走路、去爬山。這兩年,和媳婦兒暫時都沒想過要孩子的事情,但是我們都能接受這個事情了。原來沒有要孩子這樣一個概念,覺得是一個不存在的事情,而現在可以接受了。 

現在希望做個簡單的人,簡單、健康、人格盡可能健全的人,而在實現中……我從36歲開始那一年,真的就變成另一個人了,而且現在遠看著這個人變得越來越成熟。客觀上也造成讓我現在想把一切都慢下來的狀態,雖然挺痛苦,但是我覺得有點想享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 

希望無論到什麼時候,音樂都是所有人生活裡的一部分。音樂也不是信仰,音樂是無與倫比的樂趣。 

朴樹,音樂人?

2014年6月8日星期日

88, Paypal, You are not law, I am not your customer any more.

88, Paypal, You are not law, I am not your customer any more.


    I should be a very loyal customer of Paypal years. I trust Paypal could protect myself, especially for online shopping. But recently 1 missing order made me raised the doubt of Paypal.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know, Paypal only protect buyer's money for only the first 45 days since transaction  date. So because I am trusting Paypal and simply waited over the date limit, I lost all my chance / right by now, because Paypal's unreasonable  policy.

    The big company always do similar infuriating decision / explanation when issue happens. And this is the only time they show customer the detail policy that most customer never know if everything is fine. So somehow it seems like a cheating.


    Today I searched online for claiming cases with Paypal and found more information that I never know before. There is a special Facebook page for sharing vary terrible experience with Paypal. I learned more from it. So I have no choice but could only decide to close the Paypal account, I would prefer to trust my credit card company rather than to believe Paypal that only protect it's business.

   88, Paypal ,wish you could do your better business in future, only for business!

by 2014-06-08

2014年4月30日星期三

[转]可是你没有

南都32岁首席记者肝癌过世 妻子写诗感人泪下

《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过国亮,罹患肝癌晚期4月13日凌晨去世,年仅32岁,他太太的一首诗《可是你没有》,平淡无奇却写满撕心的不舍,感人泪下……珍惜健康,珍爱生命!

《可是你没有》
——过国亮妻汪雯写于4.13

10年前,我们在珠海相识,
我大你5岁,
我以为你一定不会喜欢我,
可是,你没有

你说,你显老,跟我正相衬

8年前,我们一起住在北岭
一起骑单车四处觅食,一起遛狗
我们的父母都反对我们在一起
我以为你一定会放弃
可是,你没有

你说,以后是我们生活在一起

7年前,我们买了套小房子
是你喜欢的小复式,还有你喜欢的大阳台
我以为你会在房产证上写我们俩的名字
可是,你没有

你说,有我一个人的就够了

4年前,家里多了个小小人
偶尔我会忽略了你,你抗议了多次
我以为你会出去烂滚
可是,你没有

你却把工资卡都交到我手里

2年前,我们买了新车子
车刚到手就被我撞得面目全非
我以为你一定会责怪我
可是,你没有

你安慰我说只要人没事

1年前,报社组织去泰国
你要我去散心,自己留下带孩子
我以为未来你可以带我和不哥再去
可是,你没有

大年30夜,确诊后的你抱着不哥看烟火
你说你好想看着不哥长大,娶妻生子
我以为你至少能陪我们过完马年
可是,你没有

上周六,我们坐船从香港返回
你还想帮我背行李,对我说,别哭,还在呢
我以为下周你还能让我陪你再去复查
可是,你没有

昨天晚上,你离开我和不哥第一天
生前昏迷,未能留下只言片语
我以为你会让我梦到你,叮嘱种种事宜
可是,你没有。

源: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4/04/30/3227714.html
http://www.iask.ca/news/china/2014/0430/263535.html


2014年4月25日星期五

Sony, Please keep your promise

Sony, Please keep your promise

Today, I found a hot deal from Sony official online store [link]
The Adrenaline Junkie Kit is on sale for 100$ off with coupon code X42BC4ZK467U
It was OOS this morning but restock afternoon. But when I tried to input the same code, there is no $100 off, but only $25 off.



But at the main promotion webpage, there is still words said 100$ off.



There are many customer called sony.ca customer service about this issue, but the customer service did not want to keep the promotion. So, the worldwide biggest company lied to our Canadian customers.
How funny.

Let's see how the issue going on.

I will continue track the sony's responds here.

Wrote by Hex 2014-04-25



2013年11月17日星期日

小评 Wii U Fit Meter(更新)

小评 Wii U Fit Meter (更新)
2013-11-17
Canada
== 页尾有更新 ==

昨日就近从BestBuy入手.
标价$19.99.
接下来就谈谈自己的体会,看看这个价位是否实在。

网上查询有3款颜色。黑/红/绿

Wii U 平台软件 Wii Fit U上面展示的是绿色款的,看起来很清新,如下图。

但是BestBuy店里面只有黑色款的。


包装盒超级小。设计的很精致。
配件可以说无。连应该配的挂绳都没有包括。看来任天堂尽可能的压缩了成本。
内置CR2032的钮扣电池。暂时没有查到统计的续航时间。希望不会太短。

黑白屏幕的分辨率还不错。显示很清晰。
中间的圆钮用来唤醒屏幕与同步传输数据(红外线)。

    比较有特色的是这个特别的小记步器 能额外记录海拔高度信息,虽然不是实际的数值,但是也有一定参考价值。默认的海拔高度为0,从你第一个与Wii U GamePad同步的地点算起。但是看说明文档,随时可以通过同时按左右两个按钮坚持2秒归零。这样当正式开始爬山时,就可以通过即时归零来统计具体的高度了。
    再有的特色功能,就是能显示当前的温度。可惜不是环境温度。因为这个小部件是贴身用的,外面肯定会有衣服隔挡。
    最后再额外提一下Meter内置的一个遍大街都有的功能,显示时间!如果总掏出手机看时间的话,第一费电,第二总有些繁琐。而通过Meter看时间,就简单很多。轻轻一按即可。尤其是当手机电量不足时,Meter作为小怀表的用处可是非常大的。

所以,综上所述,不到20刀的价格,就涵盖了必要的诸多功能。的确很超值。
即使不与Wii U系统软件配合,仅仅单独使用,也是蛮不错的。(需要借用周围朋友的Wii U系统给激活方可)。

== 更新 by 2014-06-08 ==

一直坚持每天用Wii U Fit Meter很长时间了,感觉很不错,所以也一直想再入一个。但是在本地各个实体店都找不到其他颜色的,问了几次店员也都说不清楚原因,也没法预定其他颜色的Fit Meter,所以一直都没有出手。

直到前两天趁活动买了一套 Wii U Balance Board,看包装上标明内部包含一个Fit Meter,颜色是绿色,最后拆开来看,果然是绿色款的,终于又配了一个Fit Meter,计划留给太太用。等将来再寻到红色款的,这个绿色款的就再让给儿子玩。



BestBuy 试玩 PS4 有感

BestBuy 试玩 PS4 有感
2013-11-16
Canada


现在提供的demo只有五六款.
分别有

FIFA 14
Assassin’s Creed®IV Black Flag
Knack
Super Motherload

剩下的demo就不记得了具体是什么了。

尝试了一下Knack,画质的确很出色。细节很好。

    不过这里多说些不足之处吧。

    对于游戏本身,虽然有很多可破坏的元素,但是不像GTA系列那么自由,还是限制多多,尤其是大街上的汽车,无法撼动分毫,而且那些汽车的建模太粗糙了,乍一看就是一块儿平面捎带凸起。跟周围的地面,马路,围栏甚至建筑物相比真是有些格格不入。
    然后吐槽PS4系统本身, 结束当前游戏返回主界面的速度太慢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专门作demo的系统本身的缘故,等待时间至少有30秒甚至更多,期间无法进行任何操作,手柄上任何按键均无任何响应.然后屏幕有了动静之后,也不是马上进入主界面,而是开始计数,从0累加到7x还是9x,所以还得等.如果非demo的机器也是这个速度的话,切换游戏时估计喝杯咖啡的时间都有了.
    再吐槽展台,显示器/液晶TV 自然也是Sony自己设计的统一型号,但是试玩时距离玩家太近了,主要是手柄的防盗线缆太短了,无法从孔洞里面拽出来太多。所以看起来屏幕的颗粒感很强。而且太耀眼,多盯一会儿就有些眩晕。
    接着吐槽PS4的展示功能。无法全面了解PS4的操作。只能玩上述几款demo,还有就是看其他视频介绍,至于系统的调整/察看,还有联网功能一概没有。尤其是不能真正的玩PlayRoom里面的小机器人,没法尝试VR互动.感觉很是遗憾.


稍后补图(当时店里面排队试玩的人太多了,没法清理空间来拍照)

另外,Xbox One的展台也已经就位了,但是被完全密封在四方形的玻璃/塑料盒子里面,没有手柄,所以只能看大屏幕的展示视频。至于具体的效果如何,让我们月底拭目以待。

Fort Detrick Enigma

Terrible history for this secrete orga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