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無與倫比的樂趣
by 朴樹 @ 2013
朴樹發表於2013年10月23日One的一篇舊文:《無與倫比的樂趣》,可能你會更能聽懂《平凡之路》這首歌。
無與倫比的樂趣
作者/朴樹
我病了很久,沒什麼具體的病。就是西醫指標一切正常,中醫一看身體全部亂套,也許是長期抑鬱造成的。我從中學就有點抑鬱,一直是那樣。當然抑鬱也沒抑鬱到會產生“我過不下去了”那種想法,只是常年都是看什麼都不順眼。
當你沒健康的時候真是太可怕,所以我養成了現在這種生活。人應該要符合天道,人得學會了解自己。 《身體使用手冊》是啟蒙刊物,看了這本書,就覺得我其實根本對自己的身體都不了解。人怎麼喝一杯水,什麼是生病,都不了解。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所有的標準都崩潰了。你發現,你生活了那麼多年,你的基本準則都是錯誤的。從那時候開始,我開始變成了另一個人。
大病之後就知道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還知道身心是一體的。我一直在發現自己的人格,發現自己心裡面有隱秘的東西,就是我一直忽視的那些東西和我不願意麵對的東西,應該完善自己的人格。
2010到2011年,有一個特別喜歡的作家李海鵬,他對我影響特別大,他的一本書《佛祖在一號線》,讓我第一次開始不只是關注自己了,這個社會在發生這麼多事情,有那麼多不公平,真的完全開始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了,然後也願意為別人做點什麼。李海鵬有篇文章叫《命運自有其時間表》,這篇文章不是他最好的文章,但是他說的真是那樣一回事兒。
那麼些年發生了太多事,不是非要用十年或一個特別長的時間來死乞白賴地出一張好唱片。不是這樣。是這十年,才找到了願意去做唱片的狀態和外部條件。
我沒有在《生如夏花》之後突然消失,而是混了好久才消失。那時候應該是09年吧,和之前的唱片公司的合約到期了。之後不再願意跟公司合作,陰差陽錯地,就覺得和這個行業隔得那麼廣,現在看來,還挺好的。
獨立做音樂這個事情,外界說得特好聽,但實際上真的很難,真的非常難。有時候真的覺得挺孤立無援的,但是,即使再難的時候,還是覺得,如果讓我再次選擇,還是會這麼選。如果我還在這個行業裡面的話,一定會被這個行業拖著,做很多維持那個位置的事情,而結果只有一個,就是,你已經喪失了做音樂的快樂,連初衷都沒有,會變得很空洞。
我不是行業的操作者,不了解那些數字。在我看來,沒有好唱片,沒什麼有魂兒的歌。大家好像都忘了歌應該怎麼寫,好像都忘了歌該是什麼樣。跟行業保持距離的這些年,頭腦更清楚了,也知道了要什麼,要做什麼樣的人。到底還要不要做音樂,想清楚了,可以再回來。
直至現在,音樂都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沒了這部分,不知道怎樣才能過下去。這跟怎麼謀生沒有關係。即使沒有唱片這些介質,我還是特別想分享,所以希望,所有人都是這樣,音樂一直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希望大家都是在同一頻率振動才好。聽音樂也是如此。聽音樂沒有必要藉助什麼緬懷青春才能聽音樂。對我來說,都這麼大歲數了,還特別愛聽音樂,好的音樂,不用任何名義隨時都能給我感覺。
這幾年歌寫了特別多,一直在找一個從內到外,都願意去做唱片和都可以去做唱片的狀態。組了一個樂隊,去年一年都在花精力玩樂隊,“樹與花”是一個總結、一個契機。我把過去的所有歌都現場排了一下。
我不是什麼榜樣,只是一種可能性而已。這個社會太單一,太乏味。對於我的生活來說,也是個試驗品。不知道會怎樣,也企圖找到我的榜樣。隨著歲數越來越大,覺得自己的問題只有自己解決。
在我的生命裡面,凡是我喜歡的人,每個人都是問題成堆,都在處理自己的問題。
現在每天都會跟狗玩一會兒,三頓飯,一頓不落,可能跟人的交流比較少。其實不想做一個封閉的人,而且在最封閉的時候,都特別清楚:人,他有他的社會角色,他應該是開放的。除了最崩潰的那個時間段,也一直在接收信息,在學習,去了解不了解的東西,而且也願意跟人交流。封閉是不對的,人如果不交流的話,就不了解。會去盡量解釋別人對我的誤解,如果解釋不了,那就只能這樣吧。
每天都會鍛煉,只要沒有採訪排練這樣的工作的話,去跑步、去走路、去爬山。這兩年,和媳婦兒暫時都沒想過要孩子的事情,但是我們都能接受這個事情了。原來沒有要孩子這樣一個概念,覺得是一個不存在的事情,而現在可以接受了。
現在希望做個簡單的人,簡單、健康、人格盡可能健全的人,而在實現中……我從36歲開始那一年,真的就變成另一個人了,而且現在遠看著這個人變得越來越成熟。客觀上也造成讓我現在想把一切都慢下來的狀態,雖然挺痛苦,但是我覺得有點想享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
希望無論到什麼時候,音樂都是所有人生活裡的一部分。音樂也不是信仰,音樂是無與倫比的樂趣。
朴樹,音樂人?
平凡之路
回复删除